close

首先先簡單複習一下杜邦公式

ROE=淨利率X資產週轉率X權益乘數

所謂杜邦公式就是把ROE拆解成上面三個數字

原理很簡單

等號左側的 ROE  =淨利/股東權益,這個應該不用再說了

等號右側的 淨利率 =淨利/營收   這個數字代表賣一百塊錢的貨實際賺多少錢,稱之為獲利能力

     資產週轉率=營收/資產   這個數字代表用一塊錢的資產可以創造多少錢的營收,稱之為經營能力

     權益乘數 =資產/股東權益 這個數字代表公司舉債槓桿的程度

等號右側三個項目的分子分母互相抵銷後就會和等號左側一樣

 

表面上看起來不論是淨利率,資產週轉率或者是權益乘數的提高都會提高ROE

實際上有些項目彼此會互相影響的

比如說權益乘數的提高代表舉債的程度提高,同時也會提高利息的支出,進而降低了淨利率

所以一般說來杜邦公式的分析會希望淨利率和資產週轉率越高越好,而權益乘數適當就好(何謂適當有機會再討論)

而甲公司淨利率20%就比乙公司10%來得好嗎?

財報數字的重點往往不在數字絕對值的高低

而是在比較從過去到現在的趨勢,以及和同業間的比較才有意義

不同產業就同一項數字來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這是所謂產業特性的不同

比如說代工業的毛利率通常比較低,靠的是提高資產週轉率以及壓低營業費用以提升淨利率來賺錢(所謂的薄利多銷)

和租個店面擺幾張桌子請幾個年輕人來練習話術就能經營的房仲業,其毛利當然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話雖如此,當薄利多銷到一個程度,其實會面臨到很大的一個風險,舉例來說

甲公司本來淨利率為3%,當面臨人事費用或原物料調漲的壓力時,淨利率可能只剩1%

那麼甲公司必需要把營收衝到三倍以上才能維持原來的營餘

如果又遇到匯率比較大的波動,或者景氣消息面的一點風吹草動,一旦淨利率跌到負值

原本以為衝營收是『做越多賺越多』,沒想到一瞬間卻變成了『做越多賠越多』

若這間公司不幸的負債比也很多,也就是權益乘數很高,更會陷入『借越多賠越多』的慘況

 

來看看最近很慘的一間公司吧

擷取1.JPG  

多年來,宏碁一直是一間營利率在兩趴多的公司(用營利率比較能看出公司的經營能力)

擷取2.JPG  

過去三季以來營利率整個腰斬,比2008年的平均水準還低(手上沒有2008的單季資料,不曉得有沒有比當時低)

擷取3.JPG  

在營收稍微滑落,獲利指標大幅滑落的情形下,每股盈餘剩這個樣子

擷取4.JPG  

從股價來看,去年底就見高點了,今年以來一路跌

雖然每個月公布的月營收年增率從去年十月開始就呈現負值

但是平均20~30%的衰退對應這麼大的跌幅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理解

顯然有人早就知道營利率會大幅衰退這件事而提早作出反應了

要記得99年Q4和100年Q1的財報都要等100年4月30日才會公告的

在這漫長的財報空窗期中只能從月營收資訊和過去的獲利指標去推估獲利

而從月營收衰退的幅度真的看不出會何會有這麼大的跌幅

加上99年10月底公布Q3的獲利能力都還在高檔,搭配營收估出來的淨利很容易就高估了

也難怪名聞遐邇的總幹事先生也會進場去搶反彈了

不過不虧是總幹事,知道此時進場是屬於搶短投機性質的話,苗頭不對猜錯就要跑,只賠了5%就出場了

100年四月底公布完Q1財報之後,宏碁在50元左右盤了一陣子之後又開始下殺

一直到這幾天真相才大白

擷取7.JPG  

單季可以虧到2.57元!!這是我們大家認識的宏碁嗎?

擷取6.JPG  

更慘的是負債比及權益乘數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

同樣的虧損程度在93年可能只虧2塊,現在會被權益乘數放大到虧3塊

 

擷取5.JPG  

郭董選擇了寧可犧牲毛利率去拼業績的成長

可是身為一個投資人,我寧願選擇毛利率和營利率高一點的產業

毛利率和營利率高的公司就像打電動時肉很厚的怪,砍很多刀都不會死

相反的,獲利指標低的公司一旦面臨大的波動,就得擔心會不會侵蝕原本已經很薄弱的淨利

甚至嚴重一點變成負值,原本為了彌補淨利率衰退而衝的業績,一瞬間反過來變成擴大虧損的兇手

 

既然提到了郭董,順便看一下吧

擷取8.JPG  

所有獲利指標如同郭董說的那樣全面衰退,去年已經比2008年還低了

擷取9.JPG 

今年看起來衰退趨勢還是在持續,只是....剩一點多趴了耶....再衰退下去不就....

擷取10.JPG  

顯然業績並未如郭董所說的那樣在犧牲毛利率下而有所提升

擷取12.JPG  

負債比也來到八年來的新高

 

最後再複習一遍杜邦公式

ROE=淨利率X資產週轉率X權益乘數

淨利率決定了正負號

而資產週轉率和權益乘數放大了淨利率的值

(謎之音:我有生之年,看得到鴻海出現單季,甚至年度的虧損嗎?)

 

心得一 我要全面檢視手中的觀察持股,剔除營利率長年偏低的公司

    即使是營利率長年偏低卻很穩定的低的公司

    畢竟離零太近不是一件好事,什麼時候會翻到零的另一邊我不曉得

    讓人有種不是三振就是全壘打,一翻兩瞪眼的感覺

心得二 過去五年十年是好公司,在未來一年仍然是好公司的機率相當高

    可是在未來十年仍然會是好公司的機率,我想一定降低了不少

    如果是要長期投資的話,不能不具備找出好公司變壞的跡象的能力

    不能只是一味相信過去它是好公司而與之天長地久,生死相隨

心得三 我寧可挑營利率長年穩定的高的公司

    因為營收每個月會公告一次,要計算真實獲利比較容易

    萬一偶爾營利率跌了下來,至少離零很遠,不用擔心會突然出現虧損,公司頂多少賺

    若是營利率低或是起伏不定公司,要靠每月營收計算獲利就有很大的變數

    而要等財報出來的話又太晚了,失去了時效性

    還是擔心這一季營利率會不會變負值,尤其在金融環境並不穩定的當下

arrow
arrow

    南野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