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達先生在自己的FB上提到以後可能看不到8500點了
並認為2011年的台股回頭看就像1990年的日股
當時的日股快40000,現在只剩8000多
真的會這樣嗎?
王伯達先生立論的依據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覆述
有興趣者請詳見其著作以及網站
簡單地說,2011年的台灣和1990年的日本最主要相似點是產業模式的轉變,人口結構的改變,滙率以及泡沫經濟的形成
這些推論的過程我大致都能認同,也深深憂慮著台灣的未來
可是日本從40000點跌到8000點,台灣會等比例地從9000點跌到2000點不到嗎?
之前在討論用P/B的方法來操作0050時曾經提到
P/B是過去的歷史紀錄,如果未來和過去是很類似的,那麼過去整理過去的波動區間當然可以作為未來的參考
可是如果未來和過去不同呢?
例如日本從40000掉到10000?美國從兩三千漲到一萬多?
如今股價已經跌到當初設定要操作0050的偏低的位置了
在想要進場買進之前,我不免還是會擔心,會不會這一次和過去不一樣?
空頭時,壞消息是不曾少過的,2000年的泡沫,2003年的SARS,2008年的金融海嘯.....
每一次都讓人覺得以後可能和過去不一樣了,可是在當時勇敢進場的人後來都豐收了
還可以沾沾自喜地跟大家說"你看,歷史會重演,就是要危機入市"
不過,還不是結果論英雄?要是有一次結果真的變壞了,那麼這些勇敢進場的人可能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我開始在想,2000點的台股是什麼樣的世界?有可能嗎?
以現在大盤淨值約4700點左右,2000點的台股P/B才不到0.5,有可能嗎?
我開始好奇,不知道1990年日本的P/B是多少
所以我上了東京證交所網站找了一下,好在有英文版...
*******************怠工分隔線*********************************
歹謝,有點懶得寫了,總之,結論如下
日本在泡沫破掉前的P/B比台灣現在來得高,最高來到了5.4倍(當時整體ROE超過7)
隨後跌了兩年來到2左右就盤整了好一陣子
直到1996年又開始下探直到2000年過後一直在1上下,最低在2002年左右出現過0.9(當時的ROE為負2左右)
隨著經濟的復甦,在2006年時日本的P/B最高回到2,當時的ROE超過了4
2008金融海嘯時,日本P/B最低來到0.8,隨後至今都沒有明顯復甦,一直在1上下來回
一路看下來,P/B為1的位置似乎某種程度有種阻止下探的阻力
有一種說法是,整體市場若還能持續創造大於定存利率的ROE的話,應該值得大於1的P/B
反觀台股,去年最高的P/B為2,跌到現在約1.5左右,會跌到哪裡我不知道(2009年1月台股的P/B最低來到1.01,這次會到哪裡呢?)
只是,如果我們相信台灣整體產業還是能夠持續創造出大於定存利率的ROE的話
再怎麼跌應該也不會離P/B的距離太遠才是(當然前題是前面那句話要成立....)
所以假設台灣真如同日本在1990那樣泡沫破裂,我猜跌幅應該沒那麼大才是
不過有一點值得觀察的是日本2008至今P/B一直在1左右要死不活地盤整,現在也只剩0.8而已
要是世界整體景氣再往下探(比如說台灣P/B從1.5再跌到1左右)
我倒是滿好奇日本有沒有可能出現0.5這種P/B數字的可能性?
一般P/B會只剩0.5的公司,往往都是虧損累累或者只剩清算價值的公司
如果一整個國家,而且是已開發的先進國家的P/B會長期只剩0.5
我倒滿想見識那是什麼樣的光景?